湖畔烽火淬初心 太湖游击队用生命谱写英雄赞歌
更新时间:2021/5/4 6:17:40

冲山村,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光福镇,太湖中的一个孤岛。1944年9月,“冲山之围”战斗在这里打响。

在这座面积约1平方公里的孤岛上,5位坚强不屈的太湖游击队战士,借助四周繁密茂盛的芦苇荡,与数百名日伪军周旋,用20天艰苦卓绝的斗争粉碎了敌人消灭抗日力量的企图,谱写出一曲荡气回肠的英雄赞歌。

如今,沿冲山村的北山拾级而上,一座石雕映入眼帘。“五位战士”手握短枪、目光坚毅,凝视着万顷碧波。他们身后的新四军太湖游击队纪念馆内,60余件在苏州西部、无锡南部等太湖沿岸地区搜集到的历史实物,向到访的游人们诉说着这支队伍的传奇故事和这片土地的烽火岁月。

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矢志不渝初心不改。国难当头,太湖游击队义无反顾地投身于抗日救国大业,英勇战斗在日寇铁蹄践踏下的江南水乡,这些太湖儿女是插在敌人心脏的一面血染的抗日旗帜,也是苏州人民心中永远的光荣和骄傲。

支队初建 领导苏南儿女抗日

太湖游击队全称“新四军太湖抗日游击支队”,后扩建为“新四军苏浙第二军分区太湖县总(纵)队”。它是在抗日战争中,由中国共产党领导、新四军直接指挥的一支活跃在太湖地区进行抗日救国的人民武装,并先后成为新四军“江抗”(即江南抗日义勇军)、新“江抗”和新四军第六师第十八旅、十六旅以及人民解放军的一部分。

卢沟桥事变后,日军侵入苏州,烧杀抢掠无恶不作。1939年5月1日,根据中共中央指示,新四军第六团700余人在团长叶飞率领下,从茅山根据地出发,在江阴与“江抗”会合,仍以“江抗”的名义东进,于5月8日到达无锡梅村,取得了一系列抗日战斗的胜利。

彼时的苏州是日伪统治的中心,敌人大量兵力盘踞于此。为了持续袭扰打击敌人,1939年6月底,“江抗”总指挥部移驻苏州(吴县)阳澄湖一带。随后,部队向东挺进昆山、嘉定、青浦等地,锋芒直抵上海近郊。同年10月,为避免与国民党势力产生摩擦,“江抗”奉命西移北撤。留下的伤病员则在恢复后建立起了“江抗”队伍,即新“江抗”。次年3月,谭震林来到苏南建立了东路军政委员会,成立江南抗日救国军东路指挥部,扩大了新“江抗”队伍。随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东路军政委员会指导下,新四军太湖抗日游击支队建立了起来。这支被群众称为太湖游击队的抗日武装力量在艰苦曲折中迅速发展壮大。

1941年4月25日,太湖支队率部出击无锡南门伪军张志清部,毙伤伪军10余名,缴枪10余支,支队无一伤亡,这是太湖支队成立后打的第一仗。首战告捷、大振人心,太湖支队开始积极对日作战。5月29日,在最为激烈的壬港血战中,面对无锡日伪军和壬港刀匪水陆6路人马的联合进犯,太湖支队在驻地无锡龙王山、雪浪山麓分头抗击,并安全转移,日伪军、刀匪死伤惨重。

受挫重建 粉碎敌人“清乡”企图

1941年7月,日军集结重兵,并驱使汪伪政权在苏南地区进行了“篦梳式”的“清乡”运动,无锡南部的我党政组织遭到了严重破坏。雪上加霜的是,革命队伍里有人在8月叛变投敌,致使太湖支队遭受重大损失,中共太湖县委在锡南难以立足,不少干部转移到苏西地区。苏西地区的力量得到明显增强,一批县级和区级行政办事处建立了起来,武装力量也得到进一步发展。

11月初,以太湖游击队为基础组建的新四军16旅48团奉命西撤茅山地区,留下营教导员薛永辉率领的一个班,扎根太湖地区坚持战斗。这位日后被太湖儿女亲切称为“薛司令”的新四军战士开始崭露头角。在他的努力下,苏锡人民抗日自卫军成立了。这支队伍坚持在太湖地区开展游击活动,在通安桥、胥口、无锡华庄等地连战连捷,取得了光福下绞伏击战、全歼观桥保安队、智取通安伪警察部队等一次次胜利,有力打击了敌人“清乡”的嚣张气焰。

作为党领导下的武装力量,太湖游击队诞生于群众、立足于群众、扎根于群众,浓浓的军民鱼水情是游击队在极端恶劣的反“清乡”中可以坚持战斗的基础。实行“二五减租”保护农民利益、建立兄弟会和姐妹会等群众团体、发动青年踊跃参加新四军、教育统战地主富农等,这些措施使得太湖游击队在群众间团结汲取进步力量,不断壮大。

1944年9月9日,因叛徒告密,正在冲山岛上集训的55名新四军太湖游击队干部和民兵骨干突然被300余日伪军包围。敌人在岛上反复搜查,叫嚣着要活捉“太湖司令”,企图一举扑灭太湖地区的抗日力量。薛永辉和4名战士隐蔽在芦苇荡里,挖芦根、嚼生谷、喝荡水、钻刺藜,在冲山村民掩护下,熬过了敌人20天的合围,为太湖游击队夺取抗战最后胜利保存了力量。

坚持斗争 护佑百姓迎接曙光

1944年11月,新四军太湖县总队扩建完成,薛永辉随即着手扩大太湖周围的抗日游击区,成功开辟了东山、西山抗日游击区,并先后在夜袭东山俞坞、拦截日伪专轮、横山遭遇战、进攻新安据点、薛湾里伏击战中取得了胜利,使太湖游击区连成一片。

抗战胜利后,太湖县地区我党政军人员共700余人先后奉命渡江北撤到达苏北解放区。北撤时,仅留少数人员组成新四军太湖县留守处,由薛永辉担任太湖县特派员兼留守处主任和武工总队队长,与张文龙等人在国统区又一次投身秘密斗争。

在国民党反动派制造的“白色恐怖”中,游击队员们顽强拼搏,挫败了敌人一次次进攻和“围剿”,涌现了一批宁死不屈的烈士。在抗租、抗税、抗壮丁的“三抗”斗争中,秦大刚、周志敏、仇全男等烈士献出了年轻的生命,牺牲时年龄最大的27岁,最小的21岁。

面对疯狂的“清剿”,太湖县武工队针锋相对,坚决打击叛徒、特务、密探、恶霸,先后铲除金墅航船浜乡乡长等数十名反动分子,“打瞎打聋”了国民党当局安插在乡间的耳目,保护了苏西人民群众的安全。

1949年2月1日,中共太湖县留守处复刊了进步刊物《大众周报》,开设了“解放区新闻”“苏南各游击区新闻”“评论”和“副刊”四方面内容。刊物在吴县城乡广为散发张贴,极大地鼓舞了江南人民群众斗志,瓦解了国民党的军心士气。同时,地下工作人员在苏西积极发展共产党员,迅速发展到100余人,在稳步推进党的秘密工作和统战工作的同时,开展护村、护路、护镇活动,为迎接解放军渡江,解放吴县、无锡县作出了积极贡献。


返回